毛泽东词里的“雄关”是哪?揭秘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
毛泽东的词作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中,那句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”想必许多人都耳熟能详。这句词豪迈雄壮,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,也成为了革命历史中的一段经典。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,这句词中的“雄关”究竟指的是哪一座关隘。
今天,我们就来揭秘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中的“雄关”究竟是哪,并以此为切入点,探究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以及它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意义。
“雄关”究竟指的是哪里?
答案显而易见,就是娄山关。这首词的词牌名为“忆秦娥”,而词中“娄山关”三字也明确指出了词作的创作背景和地点。娄山关位于贵州省遵义市,是川黔公路的重要关口,也是连接重庆和贵州的交通要道。
为什么毛泽东会选择娄山关作为词作的主题?
这要从红军的长征说起。1935年1月,中央红军在经历了湘江战役的惨败之后,被迫放弃了原定的北上抗日路线,开始了战略转移。在转移过程中,红军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,处境十分艰难。
而娄山关,正是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一个重要关卡。1935年2月,红军在遵义会议后,士气大振,决定夺取娄山关,打通通往川陕苏区的道路。经过激烈的战斗,红军最终取得了娄山关战役的胜利,这不仅是长征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,也标志着红军开始摆脱困境,走向胜利。
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的创作背景
正是基于这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,毛泽东在1935年2月创作了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。这首词不仅记录了红军夺取娄山关的胜利,更重要的是,它展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、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。
词作分析:
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的词作以“娄山关”为题,并以“忆秦娥”的词牌形式,充分体现了词作的创作背景和主题。
上片以“山高水远,路长人困”起笔,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苦环境。词人运用“山高水远”和“路长人困”等意象,将红军所处的环境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下片则以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”点明主题,表达了红军战士战胜困难、取得胜利的决心。词人运用“雄关漫道真如铁”的比喻,将娄山关比作一道难以逾越的钢铁关隘,而“而今迈步从头越”则表现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、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。
词作的意义:
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词作,更是一首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战斗檄文。它记录了红军长征途中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,展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,也鼓舞着人们战胜一切困难,取得最终的胜利。
娄山关的意义:
娄山关不仅仅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关卡,更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点。它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,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里程碑。
娄山关战役的胜利,标志着:
红军开始摆脱困境,走向胜利。
中国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。
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不可战胜。
相关信息:
名称 | 类型 | 简介 |
---|---|---|
娄山关 | 关隘 |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,是川黔公路的重要关口,也是连接重庆和贵州的交通要道。 |
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 | 词作 | 毛泽东创作于1935年2月,记录了红军夺取娄山关的胜利,展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。 |
你对娄山关以及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这首词作有什么样的理解和感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。